郑丽文就职国民党主席 卢秀燕侯友宜缺席显得格外刺眼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2025年11月1日,台北市的国民党全代会现场庄严肃穆。

郑丽文身着深色正装,从连胜文手中接过国民党主席就职证书,在吴伯雄等党内元老的见证下完成与朱立伦的交接。

然而,在这场承载着政党革新期望的交接仪式中,台中市长卢秀燕、新北市长侯友宜等地方大员的集体缺席显得格外刺眼。

作为国民党在台湾六大都市中占据四席的核心力量,三位地方诸侯的缺席绝非偶然,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国民党怎样的内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报道截图

交接仪式背后

11月1日的全代会现场,马英九、洪秀柱、韩国瑜、蒋万安等国民党大佬悉数到场。

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与马英九、洪秀柱同坐第一排,台北市长蒋万安则坐在第二排,表面上呈现出一派团结景象。

但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台中市长卢秀燕、新北市长侯友宜、桃园市长张善政的座位始终空着。

就连“战斗蓝”创始人赵少康也未出现在现场,与热闹的会场形成鲜明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全代会现场

时间回到2025年10月18日,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出炉,郑丽文以65122票、50.15%的得票率惊险胜出,郝龙斌等候选人遗憾落败。

而卢秀燕、侯友宜、张善政在选举期间均明确表态支持郝龙斌如今郝龙斌落选,三人的缺席被外界解读为对郑丽文当选的无声抗议。

更值得玩味的是,即便在卢秀燕的台中、侯友宜的新北、张善政的桃园,郑丽文的得票也超过了郝龙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丽文身着深色正装

这意味着三位地方市长的个人倾向并未完全左右当地党员的选择。

但他们依然选择缺席交接仪式,这一行为不仅违背了作为国民党党员的基本礼节,更暴露了地方诸侯与中央之间的离心离德。

要知道,11月1日是周六休息日,三位市长均在台湾省内,不存在时间或地域上的阻碍。

这种刻意的回避,无疑给新上任的郑丽文出了一道难题。

而作为“战斗蓝”创始人,赵少康在选举期间全力游说侯友宜、张善政支持郝龙斌。

即便选举结束,他仍未停止对郑丽文的攻击,甚至放出狠话,若郑丽文不清除党内“亲中势力”,将让其“令不出党中央”。

此次缺席,显然是其持续对抗中央态度的延续,也印证了国民党内部“内斗优于外战”的尴尬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丽文正式就职国民党主席

党内难以愈合的创伤

三位地方大员的集体缺席,看似是对选举结果的不满,实则是国民党长期存在的派系斗争与路线分歧的集中体现。

多年来,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地方诸侯与中央之间、改革派与建制派之间的矛盾从未停歇。

这场交接仪式上的缺席风波,不过是矛盾的冰山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秀燕和朱立伦

国民党内部早已形成了微妙的“双中心”格局,郑丽文凭借基层党员的支持当选主席,掌握着中央党机器,成为名义上的权力核心。

而卢秀燕凭借在台中多年的深耕,以亲和力和民生政绩赢得高民意支持,被视为2028年大选的热门人选,成为党内的民意核心。

两人路线存在明显差异,郑丽文主张大刀阔斧的改革,强调清晰的两岸路线,卢秀燕则偏向稳健,更注重地方治理与民意积累。

这种路线分歧在主席选举期间就已凸显,卢秀燕最初放出参选信号,却在最后时刻以“专心市政”为由退选。

这实则是考量到国民党主席职位的烫手属性,不仅要安抚各方派系,还要应对党产清算后的财务困境,更会成为民进党集中攻击的目标。

她的退选引发了连锁反应,朱立伦方面公开质疑其缺乏领袖担当,党内元老郝龙斌随后宣布参选,并暗示受卢秀燕推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秀燕最初放出参选信号,却在最后时刻以“专心市政”为由退选

最终,郑丽文的胜出打破了这一布局,也让派系矛盾彻底公开化。

卢秀燕因郑丽文未明确将其列为2028年大选的唯一征召人选,反而提出韩国瑜、蒋万安等人均可公平竞争,担心自己的“共主”地位不保,对新主席不满情绪明显。

除此之外两岸路线的分歧也加剧了党内分裂。

郑丽文上台后明确表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甚至任命四位深蓝大将担任副主席,彰显了改善两岸关系的决心。

这一立场遭到赵少康等人的反对,他们不断炒作“亲中”议题,试图牵制郑丽文的决策。

而这种路线上的内耗,让国民党在面对民进党时难以形成统一战线,也让基层党员对政党的未来感到迷茫。

面对党内分裂的烂摊子,郑丽文在上任前后已展开一系列布局,试图稳住局面、凝聚人心,为国民党的复苏寻找突破口。

郑丽文的破局之路

从选举胜出后的交接准备,到人事名单的公布,再到两岸路线的明确表态,每一步都彰显了这位“蓝营女战将”的政治智慧与强硬风格。

人事布局是郑丽文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

10月22日,她公布了第一波中央党部人事名单,李乾龙被任命为副主席兼秘书长,季麟连任副主席,文传会主委林宽裕续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事布局是郑丽文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

李乾龙党内资历深厚,是郑丽文参选时首个拜访的对象,竞选期间为其协调了大量党内事务,此次任命有助于拉拢党内元老势力。

季麟连出身黄复兴党部,拥有深厚的军系背景,这一安排被解读为拉拢军系资源、稳定基层动员力的重要举措。

林宽裕的续任则体现了对年轻化、内部提拔政策的延续。

党内普遍认为,这份人事名单是郑丽文平衡老中青派系、整合资源的关键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丽文讲话画面

但也有人担忧军系资源的过度整合可能导致“党中有党”的问题,对此党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人事布局的主轴是年轻化与内造化。

在两岸路线上,郑丽文展现出不同于以往国民党模糊态度的鲜明立场。

她当选后收到大陆贺电,回电中明确重申“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交流的基础。

这一表态在岛内引发热议,有人担心其会被民进党扣上“亲中”的帽子,但郑丽文毫不畏惧,直言要让“九二共识”成为台湾主流民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岸路线上,郑丽文展现出不同于以往国民党模糊态度

除此之外,郑丽文还明确提出要推动国民党“从羊群变狮群”,强化政党的战斗力。

针对党内党员结构老化、财务困境等问题,她计划启动党务年轻化进程,吸引更多年轻党员加入。

在选举布局上,她将目光瞄准2026年地方选举与2028年大选,试图通过整合党内资源、凝聚共识,提升国民党的选举竞争力。

结语

郑丽文的正式就任,为深陷困境的国民党带来了新的可能,但卢秀燕、侯友宜等人的缺席,也预示着她的执政之路注定充满荆棘。

要真正实现党内团结、重塑政党活力,还需要跨越派系利益的藩篱、化解路线分歧的矛盾、赢得地方诸侯的支持。

国民党的后续发展,不仅关乎其自身的兴衰存亡,更影响着台湾地区的政治格局与两岸关系的走向。

这场“开始的结束”,究竟会成为国民党复苏的起点,还是进一步沉沦的开端?

答案或许将在郑丽文的执政实践与国民党的自我调适的过程中逐渐揭晓。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