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副总裁13岁女儿“开盒孕妇”事件,最重要的一点被所有人忽略了!

我是脆皮。

这年头,真的不敢在网上发表任何意见了。

万一不小心惹到某些“大小姐们”,就属实倒大霉了。

何出此言呢?

还要从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百度副总裁女儿“开盒”孕妇说起。

先看这样一条微博:

看不见一个脏字。

“坐12个小时的头等舱算不上辛苦”,也是客观发表意见。

可“错就错在”这条微博评论的对象,是坐拥世界粉丝无数的韩国女爱豆张元英。

“错就错在”,惹到了不好惹的人。

敢说我们偶像“12小时魔鬼行程”很轻松?

敢在网上说我们姐姐的不是?

那就让你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

这不,粉丝们就因为这样一条评论集体破大妨了,直接对这位素人网友展开了“开盒”报复。

什么是开盒呢?

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只需知道一个社交账号,便能把一个人的隐私信息全部扒出来。

当然,采用的皆是非法途径。

这种开盒能详细到什么程度呢?

姓名,电话,住址,身份证号,甚至工作单位,一个逃不掉。

更可怕的是,得知被开盒的网友是位孕妇时。

这群疯狂的粉丝,没有丝毫善意的收敛,反而更加兴奋了。

他们对她进行各种恶毒诅咒 

他们甚至找上了这位准妈妈的丈夫。

“希望她被她老公家暴打死”。

这样的话,究竟如何出自一群年龄应该并不大的孩子口中。

接下来的剧情,依然魔幻。

有路过的网友,实在看不下去,就为这个被开盒的孕妇说了句话。

一个昵称叫“眼眸”的,便直接在下面发话。

“我把这个人开了”。

好家伙,一言不合就开盒。

接着,很快就有人扒出,被这个“眼眸姐”随便开盒的人,可不在少数。

可坏事做多了,总会有被反噬的一天。

最爱开盒别人的“眼眸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也有被开的那一天。

而随着“眼眸姐”身份的被扒,事情也越搞越大,朝着不可收拾的方向了。

“眼眸姐”的信息暴露,准确来说不是别人开出来的,而是自己炫富炫出来的。

别人说了句报警,她赶紧晒自己IP在加拿大。

别人说了句她穷,她就迫不及待去自证。

结果,这一晒不得了。

一张“在职证明”,让她月薪二十二万百度副总裁女儿的身份,再也藏不住了。

各路人马紧急抽丝剥茧。

这位谢副总裁再也坐不住了。

道歉信一出,瞬间引爆了热搜。

可这封道歉信,耐人寻味的地方也颇多。

第一,道歉信发在朋友圈。

被你女儿参与开盒的孕妇能看到,还是被你女儿直接开盒的那么多受害者能看到?

这封道歉信,是发给谁看的呢?

第二,避重就轻,字里行间“她还是个孩子”。

他强调的不是女儿的错误。

而是自己女儿的信息也被曝光了。

而是“13岁的女儿,情绪失控,心智尚未成熟……”

可一个13岁的孩子,如此傲慢,虚荣,嚣张,无礼。

一个处于价值观养成关键期的孩子,却没有一丝对他人的善意共情,对他人的隐私尊重。

难道,这不更加可怕吗?

子不教父之过,古就有言。

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每一个环节的用心参与。

一个孩子三观的养成,需要父母每一个细节的引导。

不是一句“给她一点改正和成长的空间”就直接画上句号。

开盒事件的结尾,也绝不是只停留在“坑爹”这里。

谢广军道歉信引爆热搜的当晚,另外一个话题,紧随上了热搜。

“新型网暴开盒挂人会延续到现实生活”。

在此之前,开盒现象就存在许多,只是未能像这次引起广泛的关注。

这种更高端更窒息的人肉搜索。

根据一点蛛丝马迹,就能在一个叫“社工库”的地方,准确找出一个人的身份号码,电话,照片,住址等隐私信息。

只需几十块钱,就能让一个网名背后的人见光社死。

1千元开盒挂人,就能把一个人祖上三代都查清。

他们电话骚扰,短信轰炸,P图侮辱。

当这种恶意在线上无法被满足,甚至会有更极端者跑到被开盒者家中,公司进行骚扰。

可这些被开盒者,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吗?

并没有。

就像前面那位孕妇一样。

14岁的准高中生,就因为在游戏中和别人互骂了两句,被对方25元开盒。

身份信息被公开,父母经营公司被泄露。

“让他高中三年失去社交”的扬言威胁。

使得这位准高中生,一直被恐惧包围,甚至不想再上学。

没有深仇大恨为根基。

就是你喜欢的漫画人气角色和我不一样。

就是看你不顺眼。

就是发现欺负弱小能找到快感。

就像太多恶都毫无缘由一样,他们只是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绪,只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眼球。

那些被骂到退网,被威胁到抑郁,被影响到人生的受害者。

在他们眼中,不过蝼蚁,不过玩弄的工具。

看了很多案例和相关话题。

还有最让我觉得可怕,也被很多人忽略到的一个事实是。

这些参与开盒者,或发起开盒的人,竟然许多都是未成年人。

有一位经常揭露网络“黑灰色”的博主,去年8月,突然遭到大规模开盒网暴。

不止他自己的各种隐私,他妹妹的照片,他父母甚至妹夫爸爸的身份信息,都被扒出。

无奈尝试报警,才知这场有预谋,有组织攻击的主谋。

三个中,两个都没满16岁。

而他们接受的惩罚,是批评和教育。

今天我们在这里写下这篇文章,在这里探讨这个话题。

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开盒的会是谁?

我们只是玩了个游戏。

我们只是吃了一个瓜。

我们只是发表了一句评论。

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浩瀚数据洪流中的孤岛。

但这个世界,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一个被开盒的受害者,在采访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犯错成本太低,人性的弱点会使其不断堕落。”

如果可以,她希望‘开盒’者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

如今天央视网的发声:

整治和铲除“开盒挂人”,已经刻不容缓。

因为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讲,那段经历实在太可怕了。

因为,我们有权利大胆的生活在阳光之下。

最后,想说的是,这场魔幻坑爹大戏。

令人痛心的不只某个副总裁的家教缺失。

还有许多孩子正丧失的对善意的感知力。

想扼住他们心中成长的恶魔。

除了教他们要成功要成才。

做人的底线,还有良知与敬畏这一课,才最不该缺席。

    发布于:北京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