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学院召开2025年教学研讨年会暨教育思想大讨论

7月16日,致远学院2025年教学研讨年会暨教育思想大讨论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AI时代科学家培养与教学创新:理念、实践与挑战”为主题,汇聚了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学生创新中心主任王丽伟,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刘胜利,教务处副处长仝月荣,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蒋群,校督导胡其图、缪晓玲以及致远学院各方向项目主任、领导班子、一线教学老师、教务管理人员等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分为上午场的全院大会和下午场的分方向会议,旨在深入探讨教育教学创新,特别是AI 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上午场:聚焦AI赋能教育,重塑育人理念

上午场全院大会由致远学院教学副院长周栋焯主持。他首先回顾了2024年教学研讨年会的成果,随后指出,近期学校已启动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致远学院将借此契机,聚焦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背景下的育人新路径,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夯实拔尖人才培养工作。

致远学院党委书记周申申在致辞中强调,致远人始终专注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她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教育者应打破学科、学院与师生边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与同理心,关注学生人格养成与情感发展。她呼吁:“如何让AI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刘胜利以“致远一线教师”与“教学发展推动者”的双重身份,分享了12年来在致远教学的体会。她表示,教发中心将与致远学院深化合作,共同探索AI技术融入课堂的创新路径,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教务处副处长仝月荣肯定了致远学院作为“人才培养高地”的标杆作用,并指出,面对新技术变革,致远需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再次“重新出发”,引领未来教育范式转型。

专题报告:教学实践与理念碰撞

物理与天文学院胡其图教授作“提升教学质量二三事”报告,针对大学物理课程提出“研究型教学”理念,并通过模拟软件与在线平台展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物理概念的直观图像的案例。

数学科学学院周春琴教授以“数学分析荣誉课程的教学体会”为题,分享了“具象-抽象-再具象”的教学方法论及口试改革的实践经验。

致远学院计算机科学方向(ACM班)项目主任、计算机学院俞勇教授在“由静到动:进入计算机世界”中,提出教育需遵循“循序渐进”规律,通过科学设计教案引导学生逐步进入专业场景。

自动化与感知学院殷翔教授则以“离散数学荣誉课程的教学体会与思考”为题,用“公理化”思维幽默剖析教学逻辑,强调教师需帮助学生“节省时间”“保留选择权”,在AI时代重塑自身价值。

热烈讨论:回归教育本质

会议期间,与会者围绕“拔尖学生培养课程设计”“AI技术如何融入课堂”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会议的最后,校督导缪晓玲总结指出:“技术应服务于育人初心,教师需拥抱变化,让教育更有力量。”

学生创新中心主任王丽伟则提出三问:“课程为何而设?”“好班是否等于好教育?”“AI时代,好老师如何炼成?”引发全场深思。

下午场:分方向研讨,深化落地实践

下午场会议按学科方向分组,围绕课程体系优化、AI教学工具应用、个性化培养机制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为后续教学改革提供了具体行动方案。

本次会议不仅为致远学院教师搭建了教学交流平台,更以AI技术为支点,撬动了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思想革新。致远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探索拔尖人才培养的“致远方案”,为中国高等教育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

何欣

供稿单位:

致远学院

责任编辑:

孙殷彤

主编:

郑茂

上一篇: N茅盾实验小学201班 刘磊 指导老师 缪屹樱
下一篇:你家孩子也这样吗?气死老娘了!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